水科普 | 东莞用上西江水 烧水有“水垢”?
专家揭开“水垢”神秘面纱
随着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全线通水,东莞迈入“双水源”供水时代,东莞市民开始享受来自西江的优质水源。然而,一些居民发现家中的水壶出现了水垢,对此感到困惑和担忧。为了消除市民的疑虑,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下称“供水公司”)特邀请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水工业分会给水委员会委员王小亻毛为东莞市民科普“水垢”知识。
【插入视频】
过去东莞市生活、工业用水主要依赖东江水源水,近年来,东江流域降雨偏少,出现咸潮上溯,单一的东江水源已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为进一步保障珠三角供水安全,国务院部署了重大水利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已于2024年1月30日全线通水,实现了西水东调。其中东莞市水务集团投入超50亿元建设东莞配套松山湖水厂、芦花坑水厂及配水管线,随着2024年7月松山湖水厂的试运行供水,东莞正式实现东江、西江“双水源”供水,改变东莞仅靠东江供水的局面,实现“双水源”保障格局,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及用水质量也得到全面提升。
西江水作为广东省内的饮用水水源之一,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浓度较高。对于水壶里出现的白色漂浮物,大家也无需忧虑,这些是因为水源里含有钙、镁等矿物质。
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水工业分会给水委员会委员王小亻毛介绍,水垢的形成是一种正常的化学过程和物理现象。当水加热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会与水中的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碳酸镁,从而沉积在水壶内壁,形成“水垢”。“硬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矿物质含量较高,因此更容易形成水垢。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水中的钙、镁等硬度离子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不良影响。除自来水外,大部分瓶装饮用水也含有一定量的钙、镁离子,但只要在标准范围内,都是可以放心饮用的,适量的钙、镁离子还有利于人体健康。一些研究表明,饮用硬度适中的水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大家肉眼可见的“水垢”可能会影响饮用水的观感,但它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规定,饮用水的总硬度限值为450mg/L,远高于西江水的硬度水平(约100-120mg/L)。
虽然“水垢”不影响我们的健康,但是长期黏在烧水壶底会影响视觉观感,那么如何有效去除水垢呢?快来学习下面两个小妙招↓↓
1.白醋除水垢:在水壶中加入一小勺白醋,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静置一段时间,水垢即可脱落。
2.柠檬酸除水垢:将柠檬酸与水按1:2的比例混合,倒入水壶烧开,几分钟后水垢即可脱落。
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提醒大家,水垢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无需过度担心。未来东莞市将构建“两横多点,五纵三区,以引为主,蓄为备用,常备结合,互联互通”的供水总体布局,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供水保障。让我们共同维护水资源,享受清澈、健康的饮用水。
(记者 李莹 林睿语)
联系我们
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育华路1号
电话:0769-96968 / 0769-27289701
邮编:52300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