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工程的牵引作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有效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东莞市水务集团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公司”)始终牢牢把握党管人才的鲜明导向,坚持把人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持续推进人才建设“四步曲”,致力培养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敬业奉献、勇于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实施“铸魂”工程
打造思想先锋
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员、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建设公司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积极探索创新党员教育新模式,着力打造党员教育“三课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中筑牢思想根基,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集中课堂,凝聚思想共识
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依托“三会一课”载体平台,以“三个维度”为抓手,通过邀请专家教授讲理论作解读、支部委员结合理论学习和业务实际带头讲党课谈落实,以及党员以经验分享、案例研讨、交流发言等方式讲微党课作微分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累计开展集中学习近130场次,其中专家教授作宣讲报告11场次、党员干部作党课辅导18场次、党员讲微党课作微分享70余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达2000人次。
情景课堂,提升教育成效
利用市内及附近红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鲜活教材,采取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等教育模式,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到梅州、汕尾、韶关等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集体观看《志愿军》等“红色电影”10余部,参观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馆等市内红色教育基地15个,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和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8次,以及结合“双报到”和乡村振兴到南城石鼓社区、乐昌大塘边村等地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共建活动近20次,引导党员、干部在党性体验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历史智慧和前行力量。
指尖课堂,整合学习碎片
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企业公众号、飞书等平台,依托微信群开设“每日一学”学习专栏,及时推送“热辣滚烫”的学习内容,让党员、干部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确保学习“全天候”“不间断”。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让学习实现从“传统课堂”向“指尖课堂”进行延伸和转变,有效打通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实施“领航”工程
打造骨干矩阵
干部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领头雁”和“火车头”。建设公司注重抓好新任职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与中山大学携手开展“建设公司2024年中层干部领航计划之启航项目”,充分借力高校师资优势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培训历时7个月,内容涵盖目标驱动与执行、人工智能应用、企业经营策略、华为管理模式、领导者智慧与人性洞察等8大主题,由中山大学专家教授进行授课辅导。培训日程安排紧凑有序、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对开拓干部员工视野和提高管理水平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实施“提质”工程
打造业务能手
建设公司作为东莞水务集团下属一家承接涉水工程项目的代建管理企业,业务工作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技术层次高等显著特点。立足自身业务实际需求,建设公司开展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竣工验收档案资料归档整理、工程管理等各类专项培训共60项96场次,员工轮训超过3400人次。公司注重练好自身“内功”,通过建立健全“传帮带”“师带徒内部讲师培训体系,建立起一支涵盖党建和业务的内训师队伍,致力为“新”员工“输血”,逐步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进行转变。
实施“练兵”工程
打造过硬
建设公司始终坚持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应急演练等活动,让广大员工在比赛当中增进交流、找到差距、汲取经验、取长补短,有效推动形成“学习—实践—反思—修正—提升”的良性循环。累计开展有限空间、机械伤害等各种演练达138场次。
经过不懈努力,建设公司人才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企业158名在职员工已取得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50人、初级职称20人,占比达61%。在人才赋能的加持下,截至2024年9月底,建设公司累计完成年度投资34.74亿元(混合口径),占“投资年”目标任务的69.48%。涉水重大项目建设整体进展喜人,其中松山湖水厂一期工程、寮步竹园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等10个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市污泥集中处理处置项目关键设施—综合楼顺利封顶,取得突破性进展。市供水设施更新改造等4个项目通过强化造价管控,施工预算较概算建安费节省近3.87亿元,降本增效成效显著,珠配工程松山湖水厂一期工程等多个项目在省、市层面相继斩获“广东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近20项荣誉。
人才建设,永远在路上。瞄定“构筑工程建设高水平管理体系,致力打造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一流代建企业”的目标,下来,建设公司将立足大局和长远,坚定不移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多措并举,努力构建起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让“人才建设”服务“建设发展”,赋能“建设未来”,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和“投资年”行动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育华路1号
电话:0769-96968 / 0769-27289701
邮编:52300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