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水务集团 党建动态

接续奋斗,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水务集团与东莞市驻梅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召开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

来源: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22-07-26

       为加强帮扶成员单位与东莞市驻梅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梅花工作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发挥组团单位的资源优势,7月22日下午,水务集团与驻梅花工作队就如何合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座谈。水务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玉全及党群工作部相关干部、驻梅花工作队队长朱亮及队员参加了座谈会。

image.png

图:水务集团与东莞市驻梅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朱亮同志报告了驻梅花工作队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水务集团派出工作队队员陈海清和张伟航同志也分别汇报了各自的工作进展内容。随后双方就消费帮扶、项目帮扶、产业规划布局、建设乡村振兴车间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详细探讨。曾玉全同志充分肯定梅花镇党委政府和驻梅花工作队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所做的努力。希望驻梅花工作队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精准帮扶施策和加强双方沟通交流合作,迅速形成振兴合力,推动梅花镇振兴发展和民生改善。

image.png

图:水务集团与东莞市驻梅花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合影

》》》驻梅花工作队进驻一周年回眸《《《

       自2021年7月以来,驻梅花工作队坚决落实省、莞韶有关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部署,在驻地党委政府、驻县工作组和派出单位的共同领导下,强化精准施策,创新帮扶举措,对照工作计划,挂图作战、争分夺秒,切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功打造韶关第一家乡村振兴毛织车间,首创的“三三三一”振兴车间模式在全省推广,并成立韶关首家镇级合资入股公司,创新打造产销精准对接新模式。

      一、坚持“有活干、有钱赚”,建设振兴车间树典范

      驻梅花工作队主动谋划建设振兴车间,采取“公司+车间+村集体+村民”的运作模式,成功开办韶关市第一家由集体经济入股的缝盘加工振兴车间,创造性形成“三三三一”振兴车间模式。目前已发展5家振兴车间,解决8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4.5万元。振兴车间还发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成功引进了产业投资200多万元回乡建厂,示范带动乐昌市成立振兴车间42间。此外,驻梅花工作队还将车间旁边的闲置办公室改造成“小课室”,与梅花镇中心小学合作创办第二课堂,形成让小孩放心学习玩耍、让家长安心工作的和谐局面。

image.png

       二、坚持“山里种、城里卖”,打造产销对接新模式

      驻梅花工作队结合梅花实际,实施订单式种养,全面统筹流转撂荒和农户土地,打造“农户种、村里收、镇里统、大朗卖”的一条龙产销模式。还通过“大手拉小手”联农带农,采取“两地政府引导、东莞企业带动”的方式,打造了以产业龙头企业为引领、科技人才为驱动,集生态种养模式示范、特色品牌提升、农民创业增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梅花农业发展模式。

image.png

      三、坚持“学技能、重造血”,实现脱贫攻坚更稳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驻梅花工作队通过采取给予补贴、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村民提高就业创业本领和能力,为高质量脱贫提供有力保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组织“十期百人百天”技能大培训,驻梅花工作队将东莞市毛纺织协会捐赠的10万元工作经费作为产业奖补资金,开展岗位入职技术培训,用120天时间,分10批组织培训260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村民可获得相应培训补贴,实现“新手变老手、普工变技工”,提升自主造血功能和脱贫成色。组织对2022年有劳力防返贫监测户及有劳力且有产业需求帮助的脱贫户,开展发放鸡苗、化肥种养生产启动物资合计12万元。

image.png

      驻梅花工作队进驻以来,强化责任,补齐短板,注入活力,他们用“接力棒”的形式在跨越260公里之外,用辛劳和汗水,写下了梅花镇乡村振兴的帮扶故事,用敬业和奉献诠释了扶贫协作的责任与担当。


友情链接:

Copyright 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39824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3673号

讯网  提供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育华路1号

电话:0769-96968 / 0769-27289701

邮编:523000

关注我们